黄花倒水莲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刘传生明式黄花梨家具择物的永恒定律退 [复制链接]

1#

刘传生

北京“万乾堂”主人

《大漆家具》作者

收到刘柱柏教授寄来的《明式*花梨家具:晏如居藏品选》后,刘传生先生将作者自序认真地看了两遍。

“作为爱好者和收藏家,刘教授用对待医学的严谨态度,认知和剖析明式*花梨家具,我为之感动。此外,书名使用‘明式*花梨家具’,我认为比‘明式家具’更加严谨。明式家具意指更宽,明式*花梨家具只是明式家具中的一份子,山外有山,明式家具的定义以及明式家具的体系庞大是大家值得思考的。”刘传生说。

受此启发,他将在“香港第一届国际明式家具研讨会”上演讲主题定为《永恒的定律》,并为此呈现了个人史上最短的PPT:五个字加三幅图片。通过生动的故事,举实例二三,分析器物自身的优特点以及价格前后的变化跟踪,结合众多*花梨精品之作的特征,综合归纳阐述对明式*花梨家具研究的新观点新思路。

*花梨折叠式琴架/

从几十到几十万的价值蹿升

16/17世纪*花梨折叠式琴架

长91.5公分宽52公分高78公分

各式承架是被用来置放弦琴类乐器以便演奏音乐。有时在绘有音乐演奏场景的书画或木刻画中,可见到类似的承架用以支撑古筝等琴类乐器。现存的琴架相当罕见,而此琴架做工细致,更加难能可贵。

*花梨折叠式琴架,是柯惕思先生主编的《风华再现:明清家具收藏展》中的一件器具。

(编者注:年6月26日至9月5日,台湾国立历史博物馆举行“风华再现:明清家具收藏展”,此展特别邀请北京故宫博物院、香港收藏家及台湾当地收藏家提供展品共同展出,堪称中国大陆、香港及台湾当地收藏家首度最大型的合作。

是次展览以历史发展为主轴,呈现中国家具发展重要年代表,及每个时代家具种类及其特色,并整理每个时代重要代表图片资料,辅以实物家具之不足。

明清家具是本次展览的主题,共计约一百三十件。)

自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至今*花梨家具的收藏已经几十年了,但是仍有一部分人的认知还是只停留在表象和材质上。

北方有个习俗,为迎接新年的到来,农历腊月廿三这一天,要打扫房子,很多不需要的东西就会被清理出来。此琴架就出现在河北衡水故城县西半屯镇附近的一个村子,时间应在年旧历年底。

西半屯镇是我们老家(河北沧州青县)很多人去淘*花梨老家具的地方。改革开放后在此地开饭店的小老板生意不温不火,但是去淘*花梨的人都会去他那儿吃饭,饭间有时会谈论起*花梨,有时候会摆弄一些*花梨小件。渐渐地就引起了他的兴趣,直至改行。有一天他在离西半屯不远的一个村子转悠时,在一个院子的一堆弃物中,他发现了这个琴架。

当时不知这是何物,也不知是*花梨,只是觉得有意思。在询问主人是否出售后,他提出50元购买,最终80元到手。紧随其后,我的一个弟弟以元将其纳入囊中。因为即将过年,买回就先收了起来。

在北方,不出正月十五不算过完年。十五之前或走访亲戚,或听戏看会,总之十五之前大家是不会出远门的。其间某天,一大帮人在我家老爷子的屋前闲聊,我也凑了过去。刚到不久,这个弟弟示意我跟他去看一件东西,于是我们就去了他家。

那时候他刚结婚,北方才开始流行席梦思,只见他将床底抽屉一拉,拿出一个能折叠的东西。当时我也懵了,中间还有一条包浆很好的铜链相连,彼此都不明了是何物。一番探讨后,他问我:

“大哥,你看这东西值多少钱?”

“你多少钱买的?”我问他。

“挺贵的,挺贵的。”他的手总是挠着头顶就是不说价。

在我再三追问下,他总算咬着后槽牙说,“。”我的天呢,看他的难受劲我以为起码得花个万八千的,于是便说,“?不贵。”元是我后来才知道的。

他一听我说不贵,就问我,“那大哥你看值多少钱?”

说实话因为从未见过这样的东西,更不知道它的属性、用途。只有几根棍子,合计不足5公斤,但又确实感觉它好。想了会儿便说,“这东西如果给我,0我敢要,再高我就没把握了。”

我一说出价格惊着他了,反应过来他便说,“这样吧大哥,你也知道我还没分家,自己不能做主。这是跟我弟弟一起买的,我跟他和老爷子商量下,晚上给你回话。”

知道晚上要见面谈这个事,我内心还是有些忐忑。当时我是村里为数不多在家安装了程控电话的人,在给广州的一位欧姓客人拨通了电话并简单描述后,对方询问我:

“传生,你估计多少钱能拿下?”

我考虑了一下便说,“我给0,没卖。再谈肯定是要涨价的,有可能三万两万,也有可能会更高,再怎样我估计5万怎么也能拿下来了。”

听后欧姓客人毫不含糊地说,“这样,你5万拿,6万给我,坐飞机给我送过来,飞机票我给你报销。”

这完全出乎我的意料。

遗憾的是,我的这位兄弟没有给我回话和洽谈的机会,而是以3万多元的价格卖给了已故的刘姓行家。这时候北京的老行家刘氏正好赶到,当场给了17万,但二人没有成交。后来香港的另外一位刘姓大行家花了20余万,将其“请”到了香港。

在如此短的时间,价格由几十元蹿升至几十万,已经远超彼时*花梨条案和围子床的价格。这在当时对我来说是百思不得其解的,确实也惊着了。后来随着对古代家具认知的深入,觉得这件东西的价格如此之高是有道理的,虽然它的体量感不大,重量不足五公斤,但它是精神层面的用器而不是普通的实用器,文化含金量高,学术及研究价值很高,而且属珍惜孤品。

马科斯圈椅的价值尚未充分彰显

明末/清十八世纪*花梨圈椅

纽约佳士得亚洲艺术周秋季拍卖会

“择善藏私——弗拉克斯家族珍藏”专场

成交价:86.9万美元

*花梨木制。

靠背设计成C形,方便倚靠,上承椅圈圆弧过渡至鹅脖,后腿上截设计成曲线形。椅盘下三边安倭角式券口牙子,前腿间踏脚枨及其余三面管脚枨下加罗锅枨。

本件圈椅造型优美,保存完好,可以看出明式家具选材之极致讲究。这不仅能从色泽温润,尺寸宽大的背板选材上体现,更能从几段椅圈之间相衔接的木纹看出。

更为难得的是,以本品之宽大体量竟能不使人感到一丝笨拙,而保持简练秀雅的文人气质,实有赖于精心设计的部件和协调的比例。

其中较为显著者如后腿上截内敛的弧线设计,不加联帮棍的设计,以及四腿间的圆材抹角券口设计。

我们再来分析一下这只罕见的*花梨大号圈椅。

年,我在北京吕家营开店。

那时候北京还没有现在这么发达,我所在的大街上只有一个国营食堂、一个供销社,后来才有了一家“靓仔洗浴”,供外地来此做生意的人休憩,逐渐就成了一处交流的场所。

我有一个哥们儿,天津人,人称黑哥,他每天都会去那儿。有一天深夜,我的一个付姓朋友从山西买了一只圈椅回来,到“靓仔”休息时见到了黑哥,交谈中黑哥得此消息,便急忙前往付的仓库去看,但因价格过高没敢下手。

第二天天刚亮,他就急冲冲来敲我的门,让我跟他去看。我马上就去了,看到这只圈椅的第一眼,我倒吸了一口凉气,感觉十分震撼。普通圈椅的座面尺寸,都在57-60公分之间,达到62公分的已属罕见,这只圈椅却比62公分还要大,这在*花梨圈椅中是前所未有的。

当时,这只圈椅要价三十万,和普通圈椅(单只不会超过十万)的差价实属惊人。但东西确实罕见难得,舍不得扔,又不敢拿,反复地看,反复地探讨。最后实在没辙,我就拨通了香港蒋氏的电话,一番描述后,他问我多少钱能拿?我说最低也少不了21.5万,他说行,并且答应给我和黑哥俩人共加3万。

圈椅发到了他手上,他表示东西确实好,却没有自己想象的那般好,用商量的口气对我讲,两个办法:一是只能俩人加1万,二是如果不行可退回给我们,来回运费他承担。再三交涉后我不愿冒退回的风险,坚持让他再多加,把0都给了黑哥,就当此事没发生,免得说不清伤了兄弟间和气。

虽然没挣到钱,但这张椅子的经手过程和对此椅的印象还是记忆犹新,虽综合因素皆做过分析考量,说实话因当时水平有限我们对这只圈椅的认知,主要是停留在它的尺寸大,这也是我们敢出翻倍价钱购买的原因。今年纽约佳士得的秋拍,它以余万元成交,虽然创造了单只圈椅成交的最高纪录,但我认为它的价值尚未充分彰显。这其中的主要原因就在于大家对椅子的认知不够深入,只观其表未悟其道。

年10月至年历一年之久,我们和中央美院设计学院副院长马刚及林存真老师等,依照这只圈椅进行了传承和创新。在研制过程中,大家体会深刻,受益匪浅,接连不断的新发现,让我们对古人制器的理念及智慧等又惊叹又敬畏,真正感受到“上手”与“不上手”的认知差别是巨大的,故书写了70多页的学术性论文及研究心得,这一举动也感动了马未都先生,亲启跋文“缘马刚先生觅椅三载未得,甲午秋特邀于山存真共聚万乾堂议之,依马可思圈椅传生旧藏,几经揣摩数异其稿,酌形韵毫厘间然近一年,寒暑造物之道心悟精微,于此椅记之。”刻于靠背板后面。

这只圈椅虽然年份不算太早,马科斯先生将其标注为“明末/清十八世纪”,其工艺也并非精至毫巅,却有独到之处。其最想表达的设计理念是“空”和“灵”,以及“天圆地方”。设想,靠背板如果被设计成了S形,或者施加了联帮棍,整椅就会显得凌乱;管脚枨若变成“步步高式”,即便寓意再好,也会弄巧成拙,“天圆地方”的极简理念也就无法完整表述了。

看似简单的表象之下,却是美学与力学之间的碰撞和有机化解的大问题。榫头必须相互退让才能使管脚枨处在同一水平面,榫头孰上孰下,平时不会去想,只有自己动手做了,才能恍悟古人的智慧。后腿,笔直或向后倾斜是常见的,这只椅子的弯度却从45°向内中心的方向刨,形成了一种弓力,仿若随时在盯着你,处在一级战备状态。此椅大到整器,小到每一个部件每一个细节,无一处不体现古人的设计用心,无一处不展示匠心的独到及技艺。

如此有创意的跨时空设计,绝非拍拍脑门就能出来,它就应该有相应的价值。这些正是我们对明式*花梨家具的认知,应上升至“形而上”的精神和文化层面。

并不简单的楠木平头案

像这样的例子其实比比皆是,由于时间关系只能例举一二。另外前不久张金华先生出版的《维扬明式家具》一书中,就著录了一件楠木夹头榫带托泥小画案。

楠木夹头榫带托泥平头案

长.5厘米宽61.5厘米高79厘米

此案牙头、牙条浮雕刻成螭龙纹,螭龙两首相背,此种装饰图案苏北惯用。苏州地区常用两凤相背的图形,形成地区之间的差异。

案面边抹起冰盘沿线,扁方腿足双混面起边线,中竖一炷香。前后腿足间,设单横枨,下端用托泥相连形成框架,框架内侧裁口安素圈口一周,圈口格角处做成委角状,并沿边起阳线。通体素雅大方,张弛合度,是维扬明式家具的典型案例。

此案早年出自苏北地区。

这件家具我见过实物,实物比照片更漂亮,其龙饰纹的表现年份较远且雕刻手法精湛,侧面圈口、横档弧面的处理等,就如一个人一样,瘦有瘦的美,胖有胖的美,不胖不瘦有不胖不瘦的美,关键是“度”,它就属于最后一种。收放自如,“度”掌握得极其好。

据我所知,此案持有者*定中先生是花了大几十万上手的,远超一些普通*花梨家具的价格。这足可证明艺术、文化等赋予这件器物的研究价值和学术价值。

看待一件家具,除在以往的注重器物外表造型、工艺、材质外,还要深刻领悟古人“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的制器四大要素,从造型、材质和工艺上升到艺术和文化层面。

“天有时,地有气”,是指顺应自然规律,适木质性能而为;“材有美”而不是“材有贵”;“工有巧”,是因为做精容易致巧很难,熟才能生巧,精就包括其内了。

再者造型是见仁见智的,工艺再精是可以攻克复制的,材质再优第一它是时代的宠儿,而且价格再高也是有价可依的,唯有艺术的体现、文化的承载所具有的价值是不可估量的。一件好的明式*花梨家具来讲,只有在造型、工艺、材质的基础上具备一定的艺术、文化等,才是最有价值的,这些价值的存在与体现不会受时代的变迁,经济的变化等而有大的变化。这是一个永恒的定律。守住这条定律,价格的最高、最大化也就有了保证。对于漆木家具而言,材质的考量应另有评判标准。

除此之外,年份和包浆皮壳也很重要,尤其是皮壳。这里所指的皮壳,不是指原始的脏。皮壳可以处理,但是不要过狠,而应“去三分留七分”。

保留老的皮壳,起码有三点好处:一是便于辨认家具真伪,二是可以通过家具与古人进行对话,体悟人与自然的情感交联,三或许能为后人研究明式家具提供更可靠更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现实中在国内的新仿家具行业里有这么一种现象,很大部分的群体在制作有传承的古典硬木家具的同时,坚持收藏精品*花梨古董家具,他们的财力、物力、技术等都相当到位,制作出来的家具无论是制式、造型、工艺、用材都很好,为什么还要收藏老家具呢,他们的收藏行为因此显得更加耐人寻味,实际上就是意识到了老皮壳对收藏古董家具的重要性。

结语

以上有关对古代家具艺术、文化等形而上的研究方向以及皮壳认知等观点并不只是我的个人顿悟,现实中有很大一批收藏家和有经验的老行家其实都在践行这条定律,如收藏界在座的辛强先生、冯耀辉先生、刘柱柏先生等,还有今天未到场的几位收藏家,以及香港元老级老行家黑洪禄先生和一些老行家们,他们的收藏理念和手上的家具绝大部分都符合这一定律。

综上探讨全为抛砖引玉,惟愿明式家具的认知和研究更加深入,进入一个新的高度。

你可能还会喜欢:

当研讨会的热潮散去,对当下的明式家具学术研究,我们是该做些反思了。

退藏家具创意从业者不得不看的一本书:陈仁毅著《中国当代家具设计》今日起预售

近年来规格最高的家具界盛事——《维扬明式家具》惊艳首发

退藏

整理丨谢谷

主编丨程香

出品丨退藏

长按右侧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